在雏鹅进舍钱要做好育雏准备,对育雏舍进行彻底的检修与清理、消毒。检修的范围包括门窗以及育雏设备。将舍内清理干净后,用20%的石灰乳刷墙,地面以及料盆、饮水器用2%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,料盆和饮水器等工具用2%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。还可以采用熏蒸消毒的方法,空舍几天后备用。在进雏前要提前将舍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,因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。一般0—7日龄的雏鹅要求的舍温较高为28摄氏度左右,随着雏鹅的生长发育,可以每周下降2摄氏度。舍内的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%—70%,要勤换垫料,加强通风,以控制湿度不会过大。在育雏过程中要保持舍内的环境卫生,及时的清理粪便,以防止粪便堆积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,同时要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,为雏鹅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,以防止雏鹅发生恶癖以及患上其他类的疾病,可以有效降低雏鹅的死亡率。
加强饲养管理
对雏鹅进行合理的分群,分群的时间要安排在开水和开食前,分群的依据是雏鹅出壳时间的早晚以及强弱程度。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开饮和开食制度。在整个育雏阶段要根据雏鹅生长发育的情况,按照大小、强弱来调整鹅群,及时淘汰病、残雏。同时要控制适宜的饲养密度。科学的开食和初饮,开饮的水温要适宜,可以选择0—0.5%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5%—10%的葡萄糖水 和含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的混合液。开饮后即可进行开食,可以用蒸熟的烂米饭加上少量的青绿饲料,也可以用配合饲料。训练雏鹅自由采食,可以将饲料撒在塑料薄膜上,引诱雏鹅吃食,第一次喂料不要让雏鹅吃饱,过2—3小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教,几次之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。饲喂雏鹅的次数要根据日龄的增加进行适当的调整,直到21日龄后达到固定的饲喂次数,同时要保证雏鹅充足的饮水。喂料时,要先喂精料,再喂青绿饲料。加强放牧和放水,雏鹅6日龄时即可开始放牧,适当的放牧可以增加雏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。但是要注意开始放牧时不宜在过远的地方,并且时间不能太久,以后随着雏鹅的生长,可以逐渐的增加距离,延长时间。在放牧1周后,可以结合放牧,使其在浅水处放水。
做好卫生防疫工作。做好卫生防疫工作,减少雏鹅患病的机会,可以有效降低雏鹅的死亡率。要保持育雏环境的整洁、卫生、勤换垫料,同时要防止有害动物对雏鹅的伤害。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,在鸡舍的门口设置消毒盆,工作人员需要经消毒盆消毒之后再进舍,盆内的消毒液要勤换。制定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计划,严格执行。